在奇摩知識找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學習尊重的過程是相當有意思的.
就像在大前研一M型社會所衍申的涵義: 別讓偏見掩蓋了更好的方法!!!
 
 
心理測驗:

當你一覺起床後,走到浴室,那兒有一面可以照到全身的落地長鏡,這時你會最先注意哪一部分呢?
頭髮、胸部、胳臂、臀部、大腿、小腿、腰部
 
 

臀部:你有非常強烈的同性戀傾向,而且是屬於對異性沒有半點興趣的“單純同性戀”。

胸部:你的同性戀傾向僅次於選擇臀部的人,屬於對異性和同性的人都有性慾的那種“雙性戀”。

大腿:選擇大腿的人可以說有超過半數以上,也有相當強烈的同性戀傾向,只是本人常常會不自知,若沒有適當的情境比較不會被引發出來。偏向“假性同性戀”比較多,而通常這只是一種過度崇拜的心理。

頭髮:選擇頭髮的你,多少有一點同性戀傾向,已經是相當輕微的了。

腰部:你可以說沒什麼同性戀傾向,不過你是個蠻能理解同性戀者心情的人。

手臂、小腿:你沒有半點同性戀傾向,對於同性為什麼互相喜歡難以接受,所以你是非常非常正常的正常人(這樣的人不多吧~~~~)

每個人多少都隱含一點同性戀的資質,只是這種資質有深有淺,所表現於外的程度也就不同。其實,同性戀的定義也是相當嚴謹的,要作一個“道地”的同性戀還很不容易呢!1947年,美國的金賽博士把人分成0-7八個等級,其中兩端是極端的同性或異性戀人,大部分人都是中間偏兩端的,反而是屬於兩極端的人才比較少見。
 
 
一.名詞解釋:

bisexual :雙性戀,對兩種性別的人,都能有性反應的傾向。在網路上以 bi 做表示。

heterosexual :異性戀(正式用字 )

homosexual ( homo) :同性戀的正式用字,指的是只能對同一性別的人,產生愛戀及性方面的幻想、行為的一種持續反應的傾向,一般即我們所謂的真同性戀者。

gay :男同性戀,在網路上,可能以 g G 或是 % 的符號表示。

lesbian :女同性戀,網路上以 q Q 做為符號。



二.同性戀的成因:

為什麼有些人會成為同性戀者?為什麼有些人會偏好同性間的性行為?目前仍末有明確而肯定的答案,也欠缺能被嚴謹驗證的完整理論。不過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和心理動力因素都能提出一部分的解釋。

(一)生理因素

現在越來越多証據証明生理因素乃同性戀的主要成因。研究結果顯示,以下的因素與同性戀有著莫大的關係。

胎兒期生殖腺中男性荷爾蒙的缺乏或過多。
中樞神經系統的性別特定分化出了問題,決定性取向的腦部中樞有了障礙。
成長過程中男性的荷爾蒙(睪丸嗣)過少。
女性若有過多的男性荷爾蒙和生理過少的動情激素(女性荷爾蒙),已證實較可能 成為同性戀或雙性戀者。
有高比例的同性戀者,其精子數目偏低,畸形精子的出現率偏高。綜合說來,男性大腦中負責性取向的中樞神經系統若未能與身體其他部位同時男性化,男性荷爾蒙的分泌出了問題,則他成為同性戀者的可能性大增;女性若有過多的男性荷爾蒙和較低的動情激素,則易成為女同性戀者。

(二)家庭因素

依心理學家Bieber和其同事的研究(1962),認為以下原因使男性成為同性戀者:

缺乏對父親的性別認同(sexidentify),而對母親過分依賴。
母親表現出對其他女性的不信任,而把這種情緒移轉給兒子。
周圍有太多的女性,如:母親、姊姊、姑姑、阿姨等,使該男孩的思想言行都傾向於女性化,而習慣於女性的行為模式。
父親希望生個女兒但生的卻是兒子,因此有意無意地把他教養成女孩。
一個經常被父親輕視責罵、被貶損了男子氣慨的兒子。
雙親對性都有恐懼感,對性有強烈排斥;在這種家庭裡成長,使孩子對性產生了歪曲約觀念,因此成長後不易適應異性戀的生活。
做母親的過分寵愛兒子,造成母子間異常的情感連結太強,使做兒子的相信: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比得上他的母親,足以成為他的配偶。
造成女同性戀的原因卻不同

失去母親未必會造成同性戀,但不穩定的家庭環境、父母不和則會影響。
女性有情緒受創的經驗:例如被強姦,或被賣為雛妓,認為自己無法與男性相處、缺乏安全感,認為自己和男性相處會不勝任、不相信男人、或痛恨男女間的關係。此外,部分女權運動者也有因敵視男性而出現同性戀行為的例子。
母親讓女兒有畏懼做女性的感覺,或父母強烈希望她是男性,並安排明顯的男性性別社會化經驗。

(三)心理動力因素

一個人如何發展他的內在心理自我(intraPsychic),對其性取向和性認同有明顯的影響。一個人的性別體認包括:性別認定(gender identity)、性別固定(gender stability)和性別一致性(gender consistency)(張春興,1989),同性戀者的主要問題是性別認定出現問題。由於生理的需求和親子的互動,嬰兒至兒童期經由大人的接觸、撫育和照顧,逐漸發展出對自己身體的基本態度,並培養出對自己性別取向的整合及整體認識。正常的情況是:他或她明瞭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接納自己的性別,並扮演合適的性別角色行為,但同性戀者在這方面的發展有了障礙,不能符合一般人的期望,未能扮演與原來生理性別一致的社會角色(Gadpaille,1989)。

從整合的觀點來考量,性偏好可能來自重複扮演自己小時受侵犯的經驗,也可能學自電視等媒體所播映的性偏好行為。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會從社會化過程中評估那種方式較可能實現也較能被社會容許。對大部分人而言,性偏好的需求在社會壓抑下,逐漸轉變成一種性幻想,而學會用正常性行為來紓解性需求。但對有偏好性行為的人來說,他們也有正常性行為的能力,平時性偏好行為可以被控制或壓抑、隱藏起來;只有在壓力下或內心衝突發生時,特別會出現這些偏好的性行為。
三.對於同性戀的認定

對於同性戀的認定應至少具備:

(1)不可抑制的想要和同性有親密行為的幻想

(2)情感和性慾的對象只限於同性

(3)是一種持續性的反應,不是因情境限制而產生的同性行為

(4)對異性性反應有排斥或噁心的反應(徐西森,1990)。

祁家威(1993)亦認為判定真性同性戀需待發展成熟以後(在中國以二十五歲為宜),尤其我國因國情關係,許多人在同一性別的學校一路念上來,不論是讀書、運動、遊戲來往對象都是同性,這種朝夕相處的友誼,將延緩異性情誼的發展,在認定上將更困難。雖然在二十五歲之前,不宜貿然標籤青少年是同性戀,但McFariand(1993)亦強調,若青少年是真性同性戀者,不曾因協助者的否認,就會自然的在成長為成人之後,變為異性戀者,諮商人員的否認,只會讓這些案主求助無門,故輔導時不應急著決定案主是或不是同性戀,而應以陪同探索的態度,和青少年一起分辨其各種不同的感覺、情緒、性反應、性幻想等,尤其學校輔導者更重要的任務是協助其面對隱瞞自己可能是同性戀者而造成的孤立的人際問題。
 
五.問題錦囊 ( 某人在ptt站上去找同志聊天的紀錄 )

Q:請問同性戀可能轉變成異性戀嗎?
A1 :不過外國有些基督徒團體會舉辦一些活動,聲稱要藉著上帝的力量讓同性戀便成異性戀說是要讓同志們多點不同的"選擇"..哈哈 :D
不過還真的有同志說他們真的變成異性戀了說....
A2:但大多數的答案,同志們還是比較多說不可能,就算有異性倒追他們他們還是不為所動。
 

Q:我想問一個問題,1號一定是哥哥,0號一定是弟弟嗎 ?
A:1號不一定是哥哥或弟弟吧,只要你們互相相處ㄉ好就好啦,不用在乎什ㄇ0&1吧,0&1並不重要


Q:為什麼要分0號跟1號
A1:其實現在都"不分"的了,不管男生女生都有個性剛強跟陰柔特質的人存在
如果今天一剛一柔剛好湊成一對的話 就像你說的 快樂就好
A2:分0跟1好像是圈子內必談的話題之一,不過其實只要雙方幸福快樂的話,0跟1其實就不再重要,不要太過拘泥這個問題當中,照自己想法去做就對了


Q:那哥哥和弟弟是怎麼分的?
A:以個性來分。


Q:請問你進入這個圈子的感想是
A:人有權決定他想要喜歡的對像
別人可以不接受
不喜歡 但不能不尊重
那是很辛苦的 難道身為異性戀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嗎
錯了!!
如果是這樣 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和家庭問題從何而來
人生的路本來就是曲曲折折
不會因為人選了這一條不走另一條
上天便特別眷顧你 讓你柳暗花明
所以無論是怎樣的選擇
都還是有種種的難關在考驗著人
既然如此 為何不選一條即使讓自己步履蹣跚
但心裡卻安然自在處之泰然的路


Q:gay 有可能也喜歡上女生嗎?
A:若他真的是GAY的話,那就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個,他是雙性戀。
第二個,偽裝手法,以避免同儕都有女友的壓力。
若他是gay的話,他喜歡女生就不會是愛情的喜歡了
多半是喜歡她的個性或待人,對她不會有愛情或者性慾的。
當然有沒有性慾或愛情不能作為判斷方法
因為也有認識的人,他就就很愛他女友
但是他卻只喜歡跟男生做愛做的事
也有剛好相反的例子,喜歡男生,但是卻跟女生發生關係
所以囉我是覺得喜歡就喜歡
不用特別去辨別到底是gay或bi等等名詞
因為愛情往往超乎性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ng Jarre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