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台灣股市的短線的發展,美國股市一直都佔著相當大的比率,例如:VistaAMDIntel開發的CPU、遊戲主機的廣大市場。

 

這幾年中國大陸崛起與歐盟發展,讓人對美國的影響力似乎有了新的改觀。

 

國際財經評論雜誌麥肯錫季刊McKinsey Quarterly就提出了:以美國市場深度與銀行體制仍可稱霸世界經濟一時,但未來中國、印度、亞洲的崛起將會增加這個世界的變化性。

 

反觀日本、歐洲將會陷入人口老化與成長緩慢的泥沼中。

 

 

工商時報    A8/國際視野           2007/02/05

《紐約時報》不當經濟老大美國優勢仍在

【原文刊於紐約時報,李鐏龍譯】


  日前,紐約市長彭博及參議員休姆公布一份報告,示警紐約正在流失全球金融首都的地位。這份由麥肯錫顧問公司完成的報告,針對扭轉這種逆勢提出建議,但方法五花八門,大到放寬上市公司的規範,小至改變入境簽證以利投資銀行網羅外國的數學高手。
  這份報告在聚焦注於證券規範等國內議題的同時,卻忽略了一股重要的經濟趨勢。美國全球經濟體系中雖流失市占率,但這不盡然是壞事。
  「在我看來,紐約的知識階層,係在經歷一次間或就會發作的歇斯底里陣痛,」倫敦高盛全球經濟研究主管歐尼爾這麼說。他認為,紐約的相對式微,「可能大體上只是反應出其他地區的成長」。


  新興市場經濟正快速成長


  據高盛統計,美國占全球GDP的比率,已由二○○○年時的三一%,至二○○六年降至二七七%。同期間,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等被稱為金磚四國的快速成長中新興市場,所占比率則由七八%升至一一%。而僅中國就占了五四%。
  不可否認,弱勢美元加劇此一顯而易見的位移。紐約Roubini全球經濟學公司的資深經濟學家塞瑟表示,甚至經調整匯率因素後,美國過去十年來仍落後全球的成長率。
  這一態勢並不令人意外。在廿世紀大多數的時間裏,中國、印度及俄羅斯都還沒有加入全球經濟體系。隨著他們現代化及建立起消費者導向的市場,其成長步伐也將快過已開發經濟體。同樣的動能,曾見諸二次大戰後的數十年裏,致使日本及歐洲的經濟表現逐漸趨同並都優於美國。


  全球金融服務美國仍是要角


  經濟學家們認為,美國在全球金融服務領域繼續扮演主要、甚至是主導的角色,得歸功於美國的市場深度及銀行體系強健。但如今在這個層面,歐系資本對美國的進逼,其實更甚於上海,而究其原因,則和管理規範的關聯性較弱,反而和地理及地緣政治的關係較大。
  歐元區近年來納入更多國家,由而增加其貨幣的吸引力。華府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曼恩說:「全球金融資產中,以美元計價的比率已在下降,而這大致上是因為歐元的崛起及成長。」
  同時,美國流往中國、俄羅斯、印度及波斯灣的資本,則日益見用於發展當地的金融市場。塞瑟說:「有特定比率的金融活動,刻正移向地理上的外國地區。」
  綜合起來,美國儘管仍是全球第一大單一經濟體,但顯然已不再是唯一的超級強權。據高盛統計,從二○○二年到二○○五年,美國占全球經濟成長的比率,已由四%降至三五%。但據歐尼爾估計,金磚四國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度,去年下半已首度超越美國,那怕僅微幅超越而已。他預測,二○○七年,美國將僅會占全球成長的二%,金磚四國則將約為三%。


  新興國家成長 不會排擠美國


  儘管有這樣的趨勢,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主任法瑞爾卻認為,美國「直到二年代,都將維持其占全球成長的比率。」法瑞爾援引一項麥肯錫對全球企業主管所做的民調,其中有二七%認為,未來五年對企業營收成長貢獻度最高的,仍將是美國,而認為會是中國的比率則為二五%。法瑞爾認為,中國、印度及亞洲其他國家的持續成長,所排擠的將是成長緩慢且人口老化日本及歐洲。
  職是之故,流失經濟上的絕對優勢,心理面受到的傷害,可能更甚於經濟面。曼恩表示,許多人評估富裕感時,不光只看自己所得的成長率,而是看自己所得相對於鄰人所得的成長幅度。
  曼恩說:「拜全球變得更富有之賜,也因為我們參與國際貿易之故,我們愈來愈富有,只不過,許多窮人也愈來愈富有了。」「許多人在心理上,把那道鴻溝的縮小,看成是負面的了。」


  美式資本市場文化已成全球化


  擴大來看,一個世代前還自絕於外來投資的經濟體,如今都在創建市場資本主義制度,這應被視為是美國的勝利,而非挫敗。「在模仿全球化及美式資本市場文化等美國最卓絕的主張上,這些國家中有許多都做得很好,」高盛的歐尼爾說。「紐約市當局及美國的決策者,對此都無能為力,除非他們甘冒大不韙,想開全球化的倒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ng Jarre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