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買了不少新能源,新能源一直被鼓吹是未來最具潛力的產業。

 

不過新能源的危機潛在因素也不少,例如:效率太差、成本太高、環保意識或法案足夠與否、等其他經濟因素的考量。

 

不過呢?  拜越來越嚴重的溫室效應所賜,因應低碳能源,這產業在未來十幾年還是有很大的潛力的~

 

分享一個抗議環保要求削減歐洲產業的競爭力:

 

 

工商時報    A8/國際視野           2007/01/15

《國際先驅論壇報》成本大增歐盟越環保 產業越苦惱

【陳穎柔摘譯】
  為了在阻擋氣候轉變的爭戰中維持領導地位,歐盟相信,歐盟在為業界維護一個健康環境的同時,也必須展現給世界其它地方看,如何阻止一場預期中的生態災難。
  但根據阿塞洛米塔爾法國公司總裁吾育特(Michel Wurth)的說法,此一遠大的目標:環保成長的承諾,從生產現場的角度看來有些不一樣。


  在歐盟著手限制一萬座工廠和發電廠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兩年後,有幾家公司開始傳遞出苦惱訊號,阿塞洛米塔爾是其中一家,該公司為全球最大的鋼鐵公司,在歐洲擁有一三五萬名員工。
  吾育特在不久前的一場訪問中表示,歐盟更嚴格的抑制排放量政策可能威脅到該公司兩座工廠,因為成本將大幅提高。他認為,這些措施並無法達成對抗污染的目的,反而鼓勵歐洲減少生產並從環保限制較少的地方進口更多產品。這樣的結果被吾育特視為「荒謬至極」。


  環保標準嚴產業吃不消


  像吾育特的產業人士不是唯一發出如下質疑者:在世界其它地方絕大多數都在受限程度遠不及他們的情況下製造污染之時,為何他們必須承擔創造一個低碳經濟的成本?
  歐盟將在本月十日推出一項長遠的能源計畫,把對抗全球暖化的重擔做更為廣泛的分配,就在此時,激烈爭辯正展開:歐盟承諾要達成更高的減少污染目標,當地產業和經濟能否負擔得起這樣的成本?在從美國中國等地的大型污染者在減少污染上較不積極之際,歐洲是否該許下單方面的承諾?
  歐盟的產業委員費霍伊根(Guenter Verheugen)去年十一月致書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Jose Manuel Barroso):「我們有必要展現環保領導地位,但若無跟隨者,我們根本沒有這樣做的必要,尤其若是這會給歐盟經濟帶來重大成本的話。我們一定不能危及經濟成長與就業此一首要任務。」


  當前,歐盟的立場堅定,歐盟的「排放量交易機制」是同類體制中規模最大者,也是歐洲用來達成依據京都議定書所擬之目標的主要工具。根據該機制,阿塞洛米塔爾等公司及生產電力、水泥、紙漿或紙張的廠商藉由買賣配額來抑制其二氧化碳排放量。
  訂於本月十日公布的一堆提案中,歐盟將有更進一步的動作,要求「新工業革命」好進一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歐洲可更新能源資源、提升最大型能源製造業者的競爭力。


  新能源計畫引發爭議


  極可能出現的提案包括:要求營造公司在新建或被重新整修的住屋和辦公室中安裝能源效率技術之適用範圍擴大;更嚴格要求電器製造商生產及標示能源效率產品;要求電網經營者與可更新能源資源(如風力場和太陽能電池)合作;獎勵產業和發電業者攔下及儲存碳廢棄物;更嚴格要求汽車製造商降低排放量;提出運輸業使用更多生質燃料的新規定。


  歐盟領導人將於三月就這些措施進行辯論。歐盟有意讓各會員國政府自行決定是否進行核能發電,引發此舉是在提倡核能的爭議,而歐盟官員正嘗試避免與各國政府就此一引人非議的議題攤牌,即便如此,本月十日的宣布預料將傳達:減少核電將使歐洲更難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訊息。


  最難解的當下爭論在於排放量目標,預料歐盟最長會把時間拉到二年。有些產業擔憂,歐盟的環保委員迪馬斯(Stavros Dimas )的提議將把它們擠出市場。前述提議為,在二年結束前把排放量降至比一九九年水平少三%,好讓平均氣溫比進入工業時代前水平之增幅不超出攝氏兩度。
  全球最大污染製造國美國,在二○○一年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因此該國企業普遍不需面對類似排放量目標。澳洲也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而中國和印度依舊抗拒強制減量規定。
  歐盟的產業委員費霍伊根支持較寬鬆的排放量目標,並建議將目標設定在二年結束前達到比一九九年水平低將近一五%,以便保護歐洲的競爭力。
  根據一分歐盟能源政策報告的草案,本月十日,歐盟官員可能在約二%此一折衝水平設下門檻,並提議更為遠大的目標年結束前降至比一九九年水平少三五%,二年結束前減到少五%。
  對歐洲部分產業(如航空)而言,其主要憂慮在於,在歐洲的生意較小之競爭對手不必面對較高成本。德國的漢莎航空抱怨說,對使用歐盟境內機場的航空業者之排放量設限,是讓歐洲航空業在全球競爭中處於不利。


  電費增加讓產業最憂慮

  對歐洲其它產業而言,其主要憂慮在於電費增加,這在啟動排放量交易機制後更形惡化。挪威水力公司從二○○五年開始已陸續關閉在德國的兩座煉鋁廠,原因是電費高昂,歐洲的環保法規嚴格要負部分責任。挪威水力的發言人克努琛表示,該產業的新投資將主要放在不受京都議定書規範一定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國家。
  至於阿塞洛米塔爾公司,吾育特表示,電價高檔加上恐怕得購買二氧化碳排放量配額可能導致該公司在法國的一些工廠被關掉。吾育特說,阿塞洛米塔爾可能對歐盟採取法律行動,以取得更多配額,但唯一的長期解決方案是簽訂全球性的減少排放量協議,或對來自排放量不設限的國家之進口品課稅。(原文刊於國際先驅論壇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ng Jarre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