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B4/時報科學與人文           2006/10/29

跨領域 求均富 2006諾貝爾獎專題系列經濟學獎 高通膨可以換取低失業嗎?

【黃朝熙(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經濟學獎得主:艾德蒙菲爾普斯(Edmund Phelps
  獲獎原因:對總體經濟政策在短期與長期效果之間關係的卓越分析。

  二○○六年十月九日,瑞典皇家學會宣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系七十三歲的菲爾普斯(Edmund Phelps)教授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原因是他對總體經濟政策在短期與長期效果之間關係的卓越分析。


  質疑五~六年代總經政策
  菲爾普斯教授影響最深遠的貢獻,在於他對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短期與長期間關係的理論分析。在一九五~六年代,歐美主流的經濟學家都認為一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存在一個穩定的負向關係,由於此關係是英國經濟學家菲力浦(A.W. Phillips)首先觀察到,因此描繪此關係的曲線被稱為菲力浦曲線(Phillipsc urve)。


  美國一九五~六年代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間的關係,基本上符合菲力浦曲線的描繪。因此,當時總體經濟學家的主流想法為,政府總體經濟政策的目的,在於達到菲力浦曲線所描繪的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的各組合中最理想的組合若政府覺得目前的失業率偏高,其可以採用較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需求,此時失業率會降低,但是代價為人們必須容忍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反之,當政府想要對抗高通膨時,其可緊縮貨幣來壓抑需求,此時通貨膨脹率會下降,但是代價為失業率的提高。


  菲爾普斯教授在一九六八年所發表的一篇文章Money Wage Dyna mics and Labor Market Equilibrium〉,對於上述的想法提出質疑。菲爾普斯教授在文中建構了一個勞動市場的均衡模型,在模型中,菲爾普斯特別考慮了雇主與勞工對於通膨的預期對勞工薪資的影響,並據此推導出一般經濟學教科書中所稱的「納入預期的菲力普曲線( expectations-augmented Phillips curve)」。
  根據菲爾普斯的理論,人們對通膨的預期亦會影響實際的通貨膨脹率,因此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並不存在一個穩定的負向關係;只有在通膨預期固定的條件下,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才存在負向的關係。菲爾普斯的理論亦顯示,當通貨膨脹率與預期通貨膨脹率相等時,失業率會趨向一個均衡值,此均衡的失業率即現在一般經濟學教科書中所稱的「自然失業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根據菲爾普斯,當實際的通貨膨脹率高(低)於人們所預期的通貨膨脹率時,實際的失業率會低(高)於自然失業率。準此,當政府突然採用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提高通貨膨脹率時,由於人們無法即時修正其對通貨膨脹率的預期,失業率會降低。也因此,政府能藉由提高通貨膨脹率,暫時將失業率壓低。


  寬鬆貨幣政策,長期並無助失業率降低
  然而,當人們對通貨膨脹率的預期逐漸修正以至於其等於實際的通貨膨脹率時,失業率會逐漸回升至自然失業率。上述的推論顯示,政府運用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通膨,雖然在短期內可收暫時降低失業之效,但長期對降低失業並無幫助;更甚之,由於人們對通貨膨脹率的預期已升至較高的水準,政府若想將失業率再次壓低,其必須將通貨膨脹率提升至更高的水準。
  總括而言,菲爾普斯的理論顯示,政府若短視地一味利用寬鬆的貨幣政策來追求短期失業率的降低,其在長期必須付出越來越嚴重的通膨的代價,且此政策長期而言並無助於失業率的下降;菲爾普斯此項論點,對總體理論與政策的思潮,具有革命性的影響。

  菲爾普斯教授一九六八年的論文發表後不久,歐美各國進入了高通膨與高失業率並存的一九七與八年代,傳統菲力浦曲線所勾勒的通膨與失業率穩定的負向關係不復存在,而菲爾普斯所提出的「納入預期的菲力普曲線」卻可以解釋當時通膨與失業的現象,總體經濟學界的主流思潮頓時丕變。之後,芝加哥大學的盧卡斯教授(RobertE . Lucas Jr.,一九九五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將理性預期(rati onal expectations)假說納入其一般均衡總體模型,建構出著名的理性預期-新興古典模型,而此模型基本上是將菲爾普斯的論點更精緻化的發揮。

  此外,明尼蘇達大學的普雷斯科特教授(Edward Prescott)與卡內基美侖大學的基蘭德教授(Finn Kydland)則利用菲爾普斯的「納入預期的菲力普曲線」,探討貨幣政策擬定時所常出現的最適政策前後不一致(time-inconsistency)的問題,並據以支持總體貨幣政策的擬定應該依循固定的法則,而不宜採用因時制宜的權宜方式。而普雷斯科特與基蘭德也因為該分析,以及其在景氣循環議題的研究,獲得二○○四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菲爾普斯對失業與通膨的研究,不僅對總體經濟學界的主流思潮產生重大的影響,世界各國政府對總體經濟政策的擬定,亦多受到其理論的啟發。近年來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紛紛將控制通膨作為政策的最主要目標,而自一九八~八年代中期以降,各國的通膨多能維持在合理的水準,一九七年代的高通膨已不復見,這些有相當程度應可歸功於菲爾普斯的理論對總體經濟政策的革命性影響。


  成為「新凱因斯學派」理論先驅
  菲爾普斯於一九三三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近郊,幼年時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父母親相繼失業。六歲時舉家遷至紐約,並在美國東岸接受教育。他在一九五九年取得耶魯大學的經濟博士學位,一九六~七年間相繼在耶魯大學以及賓州大學任教,一九七一年至哥倫比亞大學任教至今。由菲爾普斯的童年經驗與學術歷程可以看出,他應深受凱因斯經濟思潮的影響。
  美國東岸諸如耶魯、哈佛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等著名大學的經濟系,向為凱因斯學派的大本營,在菲爾普斯的自傳中提及,他在求學與早期研究時期,對他深具影響的經濟學家包括托賓(James Tobin,一九八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森(Paul Samulson,一九七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及梭羅(Robert Solow,一九八七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等凱因斯學派的代表性人物。菲爾普斯在耶魯大學就讀研究所時期,亦受到來自中歐的費納教授(William Fellner )與沃立許教授(Henry Wallich)思想的啟發。費納與沃立許承襲中歐經濟思想的傳統,特別強調預期心理對於薪資與物價影響的分析。菲爾普斯失業與通膨理論中預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其根源應來自此。

  菲爾普斯的學術貢獻不僅在失業與通膨的理論,其在最適資本累積速度、人力資本對技術擴散與經濟成長的影響等議題,皆有重要的創見。菲爾普斯與前哥倫比亞大學同事卡佛(Guillermo Calvo)與泰勒(John B. Taylor)在「非同步薪資與商品定價模型(nonsynchr onous models of wage-setting and price-setting)」相關議題的合作研究,則為近代「新凱因斯學派」的理論先驅。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菲爾普斯在發表其失業與通膨理論的同年(一九六八年),芝加哥大學的佛利曼教授(Milton Friedman,一九七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亦提出了與菲爾普斯失業與通膨理論非常類似的觀點。貨幣學派的代表性人物佛利曼,其經濟觀點一向與凱因斯學派南轅北轍。然而在失業與通膨關係的議題上,分屬二陣營的佛利曼與菲爾普斯,居然提出一致的觀點,可見此觀點確實具備嚴謹的邏輯與可信度,以致於英雄所見略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ng Jarre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