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在工商時報上看了兩篇關於台灣最近的大解析,單純分享一下。
 
第一篇有關於政府所編列的大投資,究竟會有多大的功效。
 
第二篇則是提供一些對家庭計算評估方法來解釋目前台灣的狀況。
 
說真的艾吉也看不太懂,但是這些標題跟內容給艾吉很多看問題的另面思考。( 最近剛好看一本書 『 問對問題,找答案 』)
 
大家也來看看這兩篇報導吧!!!(看不下去可以看看有顏色的自就好了)
 

《數字會說話》大投資能給國內經濟多大溫暖? 如果技術層次不提升,民間投資的資金將多數流向國外採購設備,對經濟成長助益極有限。

【于國欽】
  最近行政院推出所謂「大投資計畫」,希望以此提升國內需求,刺激景氣,然而我們若翻開近年來民間投資的內容加以檢視,將會發現擴大民間投資所帶動的「國內淨需求」極其微弱,政府期望以大投資 在短期內讓台灣經濟振衰起敝,難度不小。

  今天許多人談投資,但對投資這個辭彙的理解恐怕是人言言殊,有人認為將資金投入股市就是投資,有人認為買地建廠房就是投資,有人認為採購機器設備才是投資,若不加深究的話,上述這些經濟活動都可謂之投資,對經濟活動也確實有所助益,但若從國民所得統計的觀點來看,上述三者中有些不能稱之為投資。

  
買股票、買房子不算投資
  以國民所得統計的觀點來看,投入股市的錢不過是從甲流入乙,買了大筆土地的資金也只是使得所有權移轉而已,這些資金的投入的確活絡了股市、房市會創造一些財富效果而有提振民間消費之功,但由於沒有直接創造出新的附加價值,因此統統不能算為「固定資本形成」,也就是不能視為投資,當然也就不能計入GDP。

  還記得一九九年代初期,政府編了八兆多元的特別預算進行六年國建,這筆天文數字的資本門預算理應讓台灣經濟一飛沖天才是,但由於預算中極大的比例拿來徵收土地,因此最後的固定資本形成(投資)便大大打了折扣,對GDP的貢獻自然不如想像的這麼高。

  民間投資 未必帶動需求

  再如最近媒體經常報導台塑鋼鐵、國光石化擬在雲林離島建廠,兩案合計投資超過五千億元,同樣的,這五千億有不小比例用來購地,因此最終能算得上數的投資便沒有這麼可觀。此外,經濟部列管的重 大投資案洋洋灑灑每年七、八千億元,這自然也是廣義的投資,若依國民所得統計定義下的投資也是如此輝煌,那台灣經濟早已直入雲宵了。

  這告訴我們,許多時候各方所宣稱的投資情況一片大好,事實上七折八扣後並不等同於民間投資一片大好,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民間投資真的一片大好,也未必就真能帶動國內需求。何以如此?因為迄今不論是半導體、面板的生產設備,台灣全數仰賴自國外進口。

  
依國民所得統計的定義,近六年台灣製造業投資平均每年七千五百億元,這筆投資金額中有七八%用來採購機器設備、五%購買電腦軟體、建廠及營建工程僅占一三%,換言之,受限於台灣的技術及生產層次,民間投資所挹注的資金多數流向國外採購設備了,只有極少部分的營建工程可由國內廠商分享,台灣若技術層次不提升,擴大投資 所創造的經濟效益,能留在台灣的,真的不會太多。
  GDP是民間消費、民間投資、政府支出與國外淨需求的總和,許多人以數學等式直觀的以為只要消費、投資增加了,GDP必然會擴張,這樣的論述其實是不夠精準的,因為若所消費的產品、所投資的設備多數是來自國外的話,消費投資所增加的份額恰恰為進口所抵消,一長一消,對GDP還有何貢獻可言?
  
進口成長抵消投資貢獻
  台灣這些年只要民間投資大幅成長,資本設備的進口便同步大幅成長,幾無一年例外,以二○○○年而言,民間投資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率達二.四個百分點,幾乎占該年經濟成長率的一半,看似內需動能極強,但同年進口大幅成長對經濟成長負貢獻七個百分點,一長一消明顯看出民間投資對經濟成長的貢獻並不如想像中的偉大。再如二 ○○四年民間投資對經濟成長率貢獻更高達三.七個百分點,但進口負貢獻同步升至近九個百分點,消長之間,民間投資對經濟成長助益極其有限。

  這告訴我們,消費投資的擴張對GDP能否帶來實際的貢獻,仍需視一國的技術層次及品牌受歡迎程度而定,美、歐、日由於擅長高科技及創造消費風潮,擴大內需自然可產生實效,但對於台灣而言,若不學到這個層次,再怎麼「大投資、大溫暖」,夫復何用?

 

《學者觀點》家計所得也有台商西進效應 台商家庭逐漸增多,政府編列家計所得時,應增加調查大陸所得比重。

【郭迺鋒、袁正達、陳美琇】
  台灣經濟歷經多次轉型,民國七年代出現大量農村人口遷移至都會區,農業社會為主的中南部地區,經濟型態仍可繼續維持,就是因為勞工在都會區所賺取的薪資所得,帶回農村進行消費所致。歷史上的現象,如今也發生在來回兩岸的台商,原本營運的台灣工廠遷移至中國大陸或其他勞力密集的國家,也隨之從海外帶回可觀的所得,幫助了台灣的經濟活動持續運作。
  根據主計處家計收支調查報告,農業與非農業區分的平均每戶家庭所得,並以來自農業所得/來自非農業所得x一○○來估算,算出平均每戶農家可支配所得的組成比例,發現台灣過去四十年來的產業發展過程,雖由農業轉型為工商服務業導向,但整體而言,農家所得占非農家所得比重大約都維持在六至八五%左右,除民國五十三年該比重將近一:一,六十五年至九十三年間皆維持在八%左右,變動幅度並不大。
  進一步檢視農家所得的成分,農家所得中來自農業所得的部分由民國五十三年的六五%逐年下降至九十三年的二一%,呈現逐年降低的趨勢。同時,農家所得中來自非農業所得的比重卻逐年提高。因此,農業部門雖然逐漸萎縮,但農家的每戶可支配所得並未因其他產業興起而明顯下降許多,主要是由家戶中非農業所得來支撐家庭開銷與維持所得來源,此即為農家所得與非農家所得比重,之所以能維持在八%的主要原因。
  以相似的時期,再觀察國內各縣市與台北市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二十二縣市中的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都比台北市來的低,其中擁有新竹科學園區的新竹市的家庭所得較與台北市不相上下,其次為桃園縣、新竹縣與臺北縣。若以工廠校正資料來看,各縣市營運中工廠家數比率,澎湖縣、桃園縣、高雄縣至今較有小幅成長,其餘縣市的工廠數都是減少,尤其以南投縣、台東縣、宜蘭縣、苗栗縣等傳統產業為主的地區,工廠家數減少的比例最高。
  據此可知,國內主要縣市的家戶平均所得不斷提升,但由家戶所得增加對應到國內營運中工廠家數的減少,二者之間呈現相反的結果。根據推估,此一現象與台商大舉西進可能有關,國內原本營運的工廠移至中國大陸或是其他勞力密集的國家,使國內就業減少,但卻也從中國大陸帶進可觀的所得。
  目前台灣的狀況跟過去有些類似,台商在大陸投資設廠,賺取的人民幣雖不是大量回流台灣,但台商返鄉過年、渡假在台灣的消費,不僅是影響台灣經濟景氣的一股力量,甚至在台灣部分地區造成雙貨幣流通的獨特現象,該現象明顯地集中在農曆年前後。從民國九十一年的資料可看出,從通貨發行累計數大幅上升到回到穩定狀態的期間為十二月三十日至次年三月三十一日,通貨發行累計數金額為台幣一兆零十四億元,而民國九十五年資料顯示,該段時間由一月二日至五月二日,通貨發行累計數金額增加為新台幣一兆三千億餘元,可見台商農曆春節的停留期間,與通貨淨額的幅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導致貨幣回收期間拉長。
  但是,雖然農曆春節有雙貨幣流通致使貨幣發行有先升後降且回復到穩定狀態,但其回復穩定狀態的通貨發行量,仍較農曆年前通貨發行增加前的時點高,且有逐年攀升的現象。換言之,國人或台商在農曆年期間,對於現金需求增加的現象是存在的,但農曆年結束後的兩個月內通貨發行數額理應回復到農曆年前的水準。然而,就統計數量來看,農曆年後回復穩定的時間點上之貨幣發行量,皆較農曆年前貨幣發行開始增加時點,高出至少台幣六百五十億元之多。
  此現象顯示台商往返於中國大陸與台灣間所帶來的雙貨幣流通現象,不僅在台灣境內需要台幣的運用,且台商於農曆年結束後,對台幣亦有大量的需求,可能是作為中國大陸的營運資金或投資所需。
  台商西進是國內廠商欲降低生產成本的普遍行動,確實西進為廠商帶來了可觀的利潤,卻也使國內就業率降低許多。考量目前國內台商家庭增多,家計所得來自中國大陸者亦隨之增加,其所帶來的台商返鄉資金效果,亦在國內產生相關效應。建議政府編制家計所得分類時,應考量台商家庭的特色,增加調查家計所得中占來自中國大陸所得的比重,亦或是增加國內廠商在其它常駐國家設廠的所得比重,以便明瞭目前或未來國人家計所得的來源,作為產官學研界的正確參考。

 

 恩嗯~看事情真的有很多角度,俗語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不過不先看熱鬧,燃起自己的興趣怎麼會想參透門道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ng Jarre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