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世界第一流的趨勢大師怎麼預測台灣的發展,還有他對預測的定見方式。

 

Know how!知其所以然!做各外圓內方的社會青年!

 

『 Smooth and easy-going in manners but highly principled in daily life』JARRETT金豬年的自我期許之一

 

工商時報    B3/名人專訪           2007/02/17

台灣的未來奈思比:在參與區域經濟政治不會是未來趨勢的主軸,台灣應維持與中國的經濟整合

 

【陳碧芬/東京維也納電話專訪】

  新的一年乍臨,經濟前景看似一片灰濛濛,全球趨勢大師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透過本報的獨家專訪,帶領台灣業者與投資人,剖析未來的趨勢,把可能的商機與市場,攤開在眾人眼前。
  奈思比說,台灣人現在擔心的政治問題,不會是未來趨勢的主軸,區域經濟整合的力量,才是台灣未來發展真正目標,「現在台灣要做的事,是保持參與整合!」
  持續預測全球趨勢將近四十年,奈思比在學術理論基礎奠基下,憑藉大量閱讀新聞、周遊各國參訪,以撰書、出版方式,為世人勾勒未來的圖像,從政經社會、國際市場,到產業藍圖、技術應用,他都能明確描述。
  「短期之內,不會有新的花樣(Magics)了」,相對於他當年提出的眾多趨勢預測,粗估八成都已實現,然而全球局勢發展的速度,似乎快過於他的想像,於是他建議世人,回歸基本的思考方法,自我確定適當的定見(Mind Set!),再朝著移動的目標邁進。以下是專訪的內容摘要:


  記者問:台灣的讀者,該如何了解你預測的二○○七新趨勢?
  奈思比答:請讀我的新書,真的!我不是開玩笑的。我大量閱讀、持續與大公司合作,透過內容分析法,以瞭解社會的發展,勾勒市場新圖像的輪廓,有些改變是很明顯的在進行,很多則是慢慢的浮現,如果你們要我用條例式來點出各項趨勢,未免也太過天真了。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處理資訊,重點不在於結果,而是個人的看法,其中,經驗當然是關鍵。台灣的朋友分析亞洲趨勢,特別是台灣的企業家,肯定比我現在坐在維也納家裡讀報,來的清楚太多。


  中國中央邊緣化
   正走在全球化和去中央化的趨勢上。


  問:你新書大量分析中國大陸現況,認為私人部門,是中國經濟現在是最有活力的部份,台灣應該如何進一步了解?
  答:其實,中國正在瓦解中,它比全球任何國家都早一步走在全球化和去中央化(decentralization)的雙軌上。此一發展趨勢,對中國的持續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效率與權力正下放給省、市與特區,共產黨中央反而邊緣化。或是說的更嚴肅一點,中國現在已經沒有共產黨了,現代中國的演進將帶來政治改革,這是必然的過程。私人部門以每年約二%的速度成長,超過整體經濟增長率的二倍,新興的企業家階級,正推動中國的現代化。
  中國的確已經成為「世界工廠」,但絕對不會只是世界的工廠,中國市場就像新鴉片一樣吸引人,各大品牌無不爭先恐後,想在大陸開拓市場。中國發展並創新科技,稱霸全球服裝業,從設計到生產,正成為世界的設計中心與銷售市場。今天,是歐美把昨日的工作輸出到中國,明天中國將把下一代的產品,輸出給我們。
  中國的演變,是需要時間的。它不會在下週二早上,就接掌全世界,請稍安毋躁,在尋求機會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問題發生,也一定都能解決。作為一個國家和一支民族,目前中國的競爭優勢,在於只要有必要、且有益處,它都願意調整,如此強烈的企業家精神和積極的雄心,沒有其他國家能夠比擬。
  面對此一趨勢,我秉持學習的態度予以觀察,從來不自認是別人的導師,台灣企業界要做什麼?不要以為我比他們更懂,業者才是真正的專家,他們一直都做的很好。


   經濟活動的全球化
   取代了地緣政治活動;
  政府的角色也應重新定位。


  問:可是,台灣業者在拓展大陸市場時,遇到政府法規的很大限制,你的建議?
  答:未來世界的經濟界線不會與國界重疊,而是落在各式的「經濟域」(Economic Domains)的區分線上,像是汽車域、製藥域、金融服務域、旅遊域等。在全球化和去中央化的雙軌趨勢上,世人所見的,並不是國家的全球化,是經濟活動的全球化,各種經濟活動進占全世界,取代了地緣政治活動。政府的角色,應重新定位在一個均衡發展的全球市場,因為人們只關心他所在經濟域的發展,以及個人如何達成最大效益。
  目前全球有數以百萬的小公司,它們又是較大經濟域的一部分,如同城鎮是國家的一部分,在全世界數不清的各式領域中活動。現在全球經濟中成長最快的商業部門,就是網際網路上的個人企業家,台灣一直以來都有很強的私人部門,與海外華人的關係聯結,維繫的很好,這是創業精神已融在基因裡所致。
  國家並不會創造經濟,企業家與公司才會創造並振興經濟;政府的角色,只不過是為企業家與公司創造一個有利的經營環境,不要礙手礙腳地阻擋經濟的發展。台灣業界現在該做的事,是維持與中國大陸的整合發展,政治領袖不會是歷史的主角,與區域、全球的經濟整合工程,才是台灣人真正重要的目標。


   台灣未來如何發展?
   端看能不能持續參與中國的整合工程。


  問:如果台灣業者要佈局全球,亞洲之外,你還建議什麼市場?
  答:年代我曾預測過,拉丁美洲具有明日之星的發展潛力,墨西哥、智利的經濟改革與整合,改善了商業市場的活力。然而,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再回頭看,拉丁美洲仍然落後很多,主要是左派政權回收重要企業,從私人部門淪為國營事業,那是多麼可怕啊。
  至於歐洲,將持續堅守社會模式,並推出更多調和的法規,就經濟來上來看,是走在相互保證衰退的道路上,正逐步喪失成為世界經濟推手的優勢,綜合來看,歐洲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我的回答是:要看歐洲人決定怎麼做了。
  台灣人也是一樣,未來會是如何發展,端看台灣人是不是想清楚了,能不能持續參與中國的整合工程,短期內不會有更多不一樣的變化了。

 

 

 

工商時報    B3/名人專訪           2007/02/17

奈思比 11個未來定見

【時報】


  定見1 不是所有事都在改變
  不管你蒐集的是什麼資料,在分辨實際與明顯的變化,基本變動與一時流行時請記住,在世界的歷史中,多數事物是不變的。


  定見2 未來就從現在開始
  基本變化是各種力量聯合作用的結果,很少會是單一力量的呈現。做決定前,永遠自問是否有足夠的各方力量,朝同一個方向作用。


  定見3 不要輕忽了統計數字
  在商界、政界或私人生活中,一旦扯上個人的榮耀,言談與事實間的差距就會愈來愈大。問題不在於聽到的承諾,而在於所隱藏的問題。


  定見4 盡情想像,別怕出錯
  當我寫未來趨勢時,不會擔心我的分析稍後會被證明是錯誤的。只有在我不需要瞻前顧後時,才能盡情想像,提出趨勢的看法。


  定見5 未來就像一個拼圖
  事件的片段,無法呈現事實的完整面貌,也不會主動相互連結。我們得找出這些事件的片段,想出來它們會如何連結,會呈現何種圖像。


  定見6 不要走太快了
  如果我們帶著自己的願景跑到太前面,把其他人遠遠拋在後面的話,那我們一切努力將白費。


  定見7 變革,就要端出牛肉
  向前邁進的人不會因為受不了變化而抗拒變革;相反的,人們擁抱變革往往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好處。


  定見8 演變是需要時間的
  所有的變化都是演進的,而非突變的。事情就是需要時間,而且幾乎是比我們預期的時間來得長。


  定見9 把握機會,不要急著解決問題
  機會就像流星般稍縱即逝,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許什麼願,也不即時說出來的話,那就沒了。


  定見10 要懂得去蕪存菁
  變化,是一個動態世界的投射;對此,我附上老子的話:「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出自損益章第四十八: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無爲而無不爲。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定見11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我們的世界正逐漸轉變為一個重視高人性的世界,產品的設計與文字藝術將成為勝出的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ng Jarre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