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經濟與發展 (85)
- Mar 04 Wed 2009 02:27
台灣廣告開始走日系風(有點色色的巨乳風)
- Feb 20 Fri 2009 09:55
七種裁員替代蠢案 一味摳省損失更大
約翰.蘇利文(John Sullivan)博士的職稱是「勞動力規劃師」,這個頭銜說白了,其實就是裁員專家。而根據蘇利文的說法,幾乎所有企業裁員或裁員替代方案都是錯的。
蘇利文認為,任何無差別的全面裁員或節約成本方式都要不得,因為這將使優秀員工也一視同仁的受懲罰,要不就節省到了不該省的地方。
- Feb 09 Mon 2009 07:32
Nice Bond calculation website
- Jan 17 Sat 2009 07:29
Circuit City is out of business
- Sep 20 Sat 2008 11:47
排華、獨厚馬來人 族群心結難解
馬來西亞的種族問題由來已久。人口比率方面,馬來人占六成,華人占二成五,印度裔占7%。英國殖民時期,馬來人從政,華人經商,倒也相安無事。在經濟與教育等領域,華人所獲得的地位基本上與馬來人相等。1957年馬來亞宣布獨立後,政府開始給予「土著」(bumiputera)若干經濟特權或優惠。土著就是馬來人,華人與印度人則不屬於土著。因為華人是第二大族群,所以首當其衝。馬來西亞在1963年成立,繼續推行「馬來人優先」的政策,遭到李光耀強力抨擊,提出「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口號予以抗衡,結果是新加坡被請出聯邦,被迫宣告獨立。1957年開始推行的馬來人優先政策,事實上並未使土著的經濟發生根本的變化。1969年5月13日,馬來西亞爆發嚴重的種族暴亂事件,也就是「513事件」,華人死傷者眾。馬國認為暴動主因是馬來人和華人間的經濟差距所引起,因此於1969年公布「新經濟政策」(New Ecomomic Policy,簡稱NEP),規定馬來西亞在1970至1990年,建立「公平合理,進步繁榮」的國家。有行業特許權 固定企業持股馬來西亞政府為了提升馬來人的經濟地位, 藉由國家機關與政府公權力強行介入經濟活動,輔助馬來人在經濟上發展並給予優待,把許多行業的特許權給馬來人,規定企業固定比例的股份由馬來人擁有。基本上,「新經濟政策」不僅是一個經濟政策,更涵蓋政治、社會與教育等層面。希望快速提升馬來人的經濟地位,各項規定獨厚馬來人,無論在公部門任職、經濟、教育等方面,馬來人都有特別權利。簡言之,「新經濟政策」的排華和扶持土著色彩更為強烈。新經濟政策的目標是要將馬來人的資本擁有權從2.4%提高到30%,非馬來人(華人與印度人)則保持在40%,實現「種族經濟平衡」,使馬來人不僅在政治上居統治地位,經濟上也要取得主導優勢。土著獲益不均 權貴貪汙不斷新經濟政策確實讓馬來人的社經地位水漲船高。不過,土著的獲益卻不平均,權貴獲益最大,引起了若干貧困的土著,或沒有直接獲益的土著不滿。另外出現不會經商的馬來人在取得特許執照後即轉包給華人,造成貪汙與效率不佳等問題,阻礙了外資進場的意願,更讓其他族群非常不滿。然而,根據馬國政府公布的數據,歷經20年的新經濟政策並未達到目標。1991年,當時的總理馬哈迪宣布新的「國家發展政策」(National Development Policy),取代「新經濟政策」,壓抑華人與扶植土著措施不變,等於是換湯不換藥。馬來西亞總理巴達威表示,實施超過30年的「新經濟政策」並非永久性政策,一旦土著在2020年掌握30%的股權(現在是19%),就會廢除該政策。問題是,為何一定要等到2020年?如果2020年無法達成目標,是否要再延續下去?檳州首席部長林冠英3月揚言將廢除馬來族優待政策,巴達威隨即警告,此舉將引起族群對立緊張。安華表示,三大反對黨組成的民聯一旦取得中央執政權,將取消新經濟政策。
- Jan 21 Mon 2008 09:07
行銷話術滿天飛,民眾弄得霧煞煞 專家帶你破解保險迷思
二○○八年、新年新氣象,過去一年,民眾買保險衍生出來的免稅爭議,以及買保單分紅、抗通膨的議題,廣受注目,業務人員行銷話術滿天飛,民眾霧中探索,一愣一愣,糾紛頻傳。面對新的一年,金融界人士指出,民眾多下功夫、破解保險迷思,提升保障效益。
- Nov 24 Sat 2007 12:23
【專家觀點】羅傑斯-最遲2020年大陸將成為全球最富有國家
羅傑斯在美國股市的名氣,凌駕索羅斯、巴菲特及彼得.林區這三位投資家。羅傑斯在哥倫比亞大學演說「投資學」時,巴菲特在台下聆聽,結束後,巴菲特對媒體表示:「羅傑斯對市場的概念及趨勢的掌握,無人能及。」
- Oct 18 Thu 2007 01:04
關於印度股市今日大幅曾大跌9%的說明(收盤小跌1.5%)
- Aug 14 Tue 2007 23:16
次級房貸成形原因
Recently, a good friend asked me about “subprimemortgage”.
Fortunately, the attendant of my bank gave me this artcle.
- Jun 20 Wed 2007 10:47
Is the education backgroud useless in the future?
- Apr 07 Sat 2007 16:21
賺中國錢最好的時機--當吸金大國變成資金輸出國
- Mar 21 Wed 2007 13:30
股災後遺症投資人嚇破膽企業籌資難
一篇文章顯露出投資與投機的問題。
- Mar 21 Wed 2007 07:28
印度經濟大躍進 通膨隨著飆升
2/19號開始,印度從14402開始向下垮,中間在經歷2/28的全球股災大暴跌,一口氣跌回12500,到3/6才看見紅盤的出現,一口氣蒸發掉13%的現值。
- Mar 09 Fri 2007 07:29
中國2006~2007 年股市記事(一)
上證A股在2/28號當天,從3193.18 crash to 2901.83,最後收盤2910.76,當天跌幅8.84%!
- Feb 25 Sun 2007 12:27
台灣的未來奈思比:在參與區域經濟 政治不會是未來趨勢的主軸,台灣應維持與中國的經濟整合
看看世界第一流的趨勢大師怎麼預測台灣的發展,還有他對預測的定見方式。
- Feb 11 Sun 2007 22:27
不當經濟老大 美國優勢仍在
在看台灣股市的短線的發展,美國股市一直都佔著相當大的比率,例如:Vista、AMD或Intel開發的CPU、遊戲主機的廣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