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期六到台北的旅程中,閱覽天下雜誌最新的教育特刊。自從李遠哲提出廣設大專院校後,幾乎人人有大學可念。但每個人心中都留各問號:念大學值不值的驕傲呢?

 

天下雜誌在海闊天空教育特刊十週年,就是以大學教育為主題來探討:

 

大學生的素質比起十年前的大學生:(算整體部分)

更好與好: 6.69%

一樣:     16.3%

更差與差: 78%

 

當初上大學的主要原因是:(可複選題,最多選三樣)

1.      上大學比較有機會找到更好的工作

2.      文憑很重要所以要讀大學

3.      想學更多東西大學英可以滿足我

4.      大家都上大學所以我也上大學

5.      這父母親的期望

6.      不知道,就考上了

 

妳現在的大學生活中,妳感到最滿意的是什麼?

a.       視野開擴增廣見聞

b.      交到很多朋友

c.       學校環境好

d.      發現自己的潛能

e.       老師很好

f.        培養優秀的能力

g.       課程豐富

h.       設備新穎

 

 

當然裡面介紹到很多東西,整本書加附錄395頁。艾吉對某些東西特別有興趣,所以就做了筆記並與以前所做的書產生關連,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

 

大學生應有的素養與能力

以前曾經拜讀過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創院院長及教授黃崑巖的『談教養』一書,艾吉深深的被黃院長所感動。上大學不是拿了一張文憑說自己多麼了不起、比起別人多麼優異、或是在多麼大型多麼知名的企業工作、甚至乎一個月賺取多少薪資。以這些來定義人生實在是太膚淺也太敷衍了。

 

教授提到:教養是一種內在自我的教育,對自己在宇宙語社會裡面的定位與掌握與認知,對週遭生活的生存權力有敏感度,對別人的感受有所尊重,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知道如何節制自己,擁有具有目標的人生觀,是有擇善原則的社會人。

 

最重要的,是要作一個自知如何才能成為對整個人類社會作有意義的貢獻的人。

 

雖然艾吉覺得是聖人的程度,但想想沒有遠大的目標怎麼能告訴自己,人生是什麼呢?就像黃教授所說的肯為這種境界做終身努力的也算是有教養的人。

 

OECD的國家對『關鍵素養的定義與選擇』(DeSeCo)為:『能成功地回應個人或社會要求的能力』。分成三個範疇:

 

1.      互動地使用工具,包括使用語言、符號和文本能力不论哪一种阅读范式,文本都是对话的重要对象。撇开或游离文本的对话,无异于空谈。),運用知識和資訊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力等;

2.      在異質性的社群中互動,包括發展和經營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處理和解決衝突的能力。

3.      自主地形對,包括在較大的世界觀與脈絡下行動的能力,形成並執行生涯規劃與個人計畫的能力,主張與辯護自己的權力、利益、限制與需求的能力。

 

『深思熟慮(Reflection),是關鍵素養的心臟』特別是在地球村處理差異和矛盾文化愈來愈重要。(在調停者的力量一書中提到更為詳細。)

反省自己,艾吉認為自己最大的特色是很有自己的想法敢放手一搏、思緒雖不挺快但能分辨對與錯、喜歡與人互動並產生更深層面的交集、運用資源的能力有待加強但是一直不停的學習、為人服務與做事想做到做好的態度(雖然醒得慢但是相信會更好的)。

 

態度是最後的贏家

 

『態度是就業能力最重要的因素,』杜正勝在談到大學教育英培養青年的就業能力時特別強調,並以方程式比喻:就業能力(C =知識(K)+技能(S)× 態度(A,『如果態度非常好,知識與技能的加總方程式威利才能無窮大』。艾吉想這也是正名我們七年級生不是爛草莓的最好方法!(知識與技能在學校方面可以獲得,技能的提昇在社會上可琢磨更完美,而態度則是自己可選擇的。)

 

在人生的競局中,知識、技術在起跑時跑得快,但要跑得遠、跑得久,態度就像烏龜在最後勝出。

 

Go where no one else go, go what no one else do,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認為,大學生要有勇氣去伸張正義跟信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ng Jarrett 的頭像
    Kang Jarrett

    Roseate Canvas

    Kang Jarre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